◎「國」慶日能有多少? ◎東西德/複雜的歷史 變動的國慶日 st1\00003a*{} table.MsoNormalTable {font-size:10.0pt;font-family:"Times New Roman";} table.MsoNormalTable {font-size:10.0pt;font-family:"Times New Roman";}「國慶日」不應是歷史的、現在已不存在的!順應歷史軌跡、正視當代的現況、依循現代國家觀念,這樣,所謂的「國慶日」對『此時、此地』的人民才有意義!--justinrio ◎「國」慶日能有多少? 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hoon-ting/article?mid=13856&prev=13857&next=13818 根據歷史與政權的需要,國慶日有不同的改變豈非 酒店打工當然。 什麼是Deutschland?德國人一直搞不清楚;百年來德國國慶日有:5/1(女巫狂歡節)、6/17(蘇聯鎮壓東德)、8/11(威瑪憲法實施)、9/2(色當之役拿破三世被俘)、10/3(東德解體五邦加入西德)、11/9(柏林圍牆倒塌)等好幾版次,每一版次本都有標示著特殊的歷史故事,庶民在其中除了無奈配合很難做什麼事。這樣的國慶日,對庶民的意義何在? 台灣人也是。那些聲稱台灣「已經」主權獨立的朋友,卻無視連哪一天「已經」獨立都眾說紛紜的苦澀事實。這樣的「已經」豈非兒戲? 建築設計相 對於變動較少的中華秩序圈,領土劇烈變動的歐洲歷史,在這方面的經驗,的確可做台灣人特別是在台四九族的典範--義大利要怎樣寫中學的本國史教科書?從英 法、到埃及都是其一部份嗎?德國要如何寫自己的,要接上神聖羅馬帝國,從而聲稱義大利也從屬德國嗎?還是,拜占庭可以宣稱這一切,從而俄羅斯可以接續歐洲 正統?正統害死人莫此為甚,害死的還多是庶民。 哪一天,台灣可以確定與中國的關係,才能堂堂正正的宣稱獨立;而中國能找到政權立足的文明基礎不必再藉由煽動仇恨來牟利,遠東就有和平?室內裝潢i言。 ◎東西德/複雜的歷史 變動的國慶日 ■中央社(2009.09.10) 各國人民一到國慶日就揮舞國旗,理直氣壯慶祝國家生日,不過對歷史上一路荊棘走來的德國人來說,卻沒這麼容易。柏林圍牆倒塌正好滿20週年,德國今年就以回顧這段歷史的方式來慶祝國慶,紀念當年風起雲湧的和平革命。 國慶反映歷史軌跡 從各國選定及慶祝國慶的方式,可以追尋國家認同和歷史發展的軌跡。法國每年國慶日,總統都會在香榭麗舍大道閱兵,彷彿攻克巴士底監獄的革命號角再度響起。換到一水之隔的英國,世襲女王的生日 關鍵字行銷,卻幾乎等同國慶日。 場景跳到德國,德國在上個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都戰敗,交錯的統治經驗和歷史斷層反而成了常態,讓德國人的國家認同複雜又矛盾,光國旗和國慶日就改了好幾次。比方說,19世紀末普魯士打敗法國,讓講德語的幾十個國家,第一次統一在同一面旗幟下,當時國慶日慶祝的是普法戰爭致勝的關鍵一役。 到了威瑪憲法通過,奠定近代最早的民主制度時,「行憲紀念日」成了國慶日。不過,威瑪共和紛紛擾擾只持續了十多年,隨著納粹掌權,國慶日又改為五一勞動節。原因除了納粹當年起家,背後有勞工階級力挺外,也可能與納粹的種族思 買屋想有關,因為根據傳說,當天是深山的女巫狂歡慶祝的日子,正是古日耳曼族的傳統節日。 統一日就是德國的國慶日 二次大戰慘敗的德國被瓜分為二,仰賴蘇聯扶持,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在東部的廢墟風雨飄搖成立,建國的那一天,理所當然成了國慶日;反之,1953年,成千上萬的東德民眾不滿生活困苦,上街反抗共黨統治遭到蘇聯坦克鎮壓的6月17日,卻被西德政府指定為「德國統一日」。西德將國慶日訂在東德人民上街頭的那一天,不僅想藉此表達不放棄統一,也反映了冷戰時期自由對抗奴役的意識型態。 1989年,中東歐掀起民主浪潮,柏林圍牆在11月9日當晚應聲倒下。 租辦公室儘管東柏林民眾情緒激昂跨過東西柏林邊界的那一夜,才是東西德同享的最珍貴記憶,公認最適合做為國慶日,卻不巧和希特勒發動軍事政變是同一日期。因此,次年10月3日東德各邦加入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」(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,德國的正式國名)、德國正式走向統一的這一天,就名正言順成了今日德國的國慶日。 東德人難免緬懷社會主義大鍋飯 統 一後的德國躍居歐洲的地理中心,強力主導歐盟向東擴展勢力,固然是受益歐洲統合最多的國家。然而,當年的變天造成東德共黨的統治階級失勢,歷史教科書全部 改寫,昔日習慣吃大鍋飯的社會主義國家子民,一到講求效率和競爭的資本?網路行銷D義社會,全都成了階下囚,直到現在不少人還有適應不良的問題。每年國慶前後的民 調,也一再顯示多數的東德人雖然不願走回頭路,卻也對齊頭式平等的社會主義充滿懷念,讓慶祝活動多少有點走味。 反之,為了建設東德和支付東德民眾的社會福利,德國西部到現在每年還得金援東部1,000億歐元(約合4兆7,000億 新台幣),沒有人敢預測東德什麼時候才能自力更生。對西德人來說,變天後驚天動地的變化,感受遠不如東德人深刻,國慶日只不過是多放一天假,沒什麼好大肆 慶祝。揮舞國旗甚至讓他們覺得丟臉,直到三年前德國主辦世界盃足球賽,加油的旗幟飄揚全國大街小巷後,這樣的情況才稍有改變。 正因為狂熱的 結婚愛國主義和對領袖的無私效忠,才給世人帶來浩劫;對從1980年代開始就全面反省二戰歷史的西德人來說,納粹的統治的確是很難抹滅的回憶。 西德人「擅長」回顧歷史  尋找方向感 截然不同的歷史記憶和發展軌跡,雖然讓東西德慶祝國慶不同調,但多數人對統一還是抱持正面的態度,畢竟兩個十年的時間一晃眼就過去,東西部的生活水準不僅慢慢拉平,德國的經濟也沒有被拖垮,反而繼續扮演歐洲的火車頭。每年一到10月3日的國慶日,德國政府就會輪流在各大城市舉辦大型的慶祝會,柏林布蘭登堡門被視為統一的象徵,門前廣場年年也都洋溢著園遊會的歡樂氣氛。 不過,今年統一紀念日的氣氛,和往年相比稍有不同,因為真正的重頭戲 設計裝潢柏林圍牆倒塌,到11月9日正好滿20週年。就像許多告別威權體制、20年來歷經巨變的中東歐國家一樣,德國全國各地都舉辦各式各樣的研討會、展覽和紀念活動。共黨垮台前百萬東柏林市民示威的亞歷山大廣場(Alexanderplatz),直到年底前都可看到大型的露天展覽,回顧當年風起雲湧的和平革命,加上德國歷史博物館、國家電影博物館等大小博物館和畫廊,光首都柏林的東德歷史和生活展加起來就有十多個。 似乎對德國人來說,慶祝國慶不用揮舞國旗,也不需要閱兵,最好的方式還是反芻過去,繼續摸索座標和尋找方向感。 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! 烏來溫泉  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teaqgajdqf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